疫情之下,医院肩负着正常医疗运营和区域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在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依托成熟的胸痛中心建设流程,规范、有效地救治急性胸痛患者。抓住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结合疾病救治需要、医疗制度改革需要,通过标准制定实施,完成从医疗技术到医疗模式再到医疗体系建设的过渡,即重大疾病关键环节上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该理念正是胸痛中心建设核心理论的体现。
日最高急诊手术4台,急诊手术同比增加150%……突发来势凶猛的疫情,在多数医院相关诊疗停诊情况下,南安市医院坚决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胸痛中心在医院总体工作部署下,依托全市胸痛救治一体体系,毅然肩负起了全市胸痛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在确保严、实、细执行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胸痛中心联合各关联科(室)凭借日趋成熟的建设流程,规范有效地救治急性胸痛患者,以能力和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疫情之下,平战结合,胸痛中心建设通过严格落实规范化救治流程,在面对疫情爆发时做出合理决策及时应对,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胸痛患者的及时治疗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风险之间的平衡。守救治患者的初心,担护佑健康的使命,疫情下的坚守,是胸痛中心所有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的守护!
3月26日,58岁陈先生因“反复胸闷痛10天,加剧2小时”于14:50就诊南安市霞美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行心电图并上传南安市胸痛协同救治网络。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需即刻进行pci手术治疗,通过南安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在15:38迅速转诊至南安市医院。该患者属于封控区人员,健康码呈黄码且没有家属陪护,值班医生马上汇报上级医生,并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收费。根据防控预案,医院各管控关卡人员通过对患者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术前风险评估等急救措施支持下,导管室医护人员认真做好防护后,立即为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术中提示三支血管病变,前降支近段闭塞,于16:27开通血管、植入支架,手术团队成员默契配合、细致操作,手术顺利,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FMC2W)97分钟,术后TIMI血流3级。
正在就该病例急诊手术后对导管室进行消杀中,医务人员又接到霞美卫生院胸痛电话,65岁王先生诉“反复胸痛2天”于17:40就诊,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全市胸痛救治一体体系下18:44转诊至南安市医院。因持续胸闷、冷汗不能缓解,遂行急诊冠脉造影,术中提示前降支近段次闭塞,于19:28开通血管,术后TIMI血流3级,FMC2W时间102分钟。
短时间内两个成功病例的整个救治过程,充分体现了胸痛救治单元、120调度、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等多个团队密切配合,在疫情环境下南安市胸痛救治一体化的流程顺畅,为胸痛患者开启一条快速反应、有序衔接的生命之路。截止4月20日,南安市医院胸痛中心、心血管内科在疫情期间累计完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介入手术达58台,识别出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并予就近转诊。
南安市医院胸痛中心团队始终坚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严格按照医院疫情防控要求,对危重病人即刻展开抢救,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全程闭环管理,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能力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