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疫情之下,如何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快速救治,挽救患者生命,是各级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挑战,各胸痛中心单位积极应对,依托成熟的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在区域协同救治理念的基础上灵活调整运行模式,优化流程,保证了急性心梗患者得到快速、高效、规范化救治,仅在2021年,全国胸痛中心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超242万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超52万例。由此可见,特殊时期,胸痛中心仍能发挥在重大疾病救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现了胸痛中心理论及医学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

为了分享疫情下胸痛中心单位运行的优秀经验,组织业内专家学者交流探讨,有效指导各家胸痛中心单位在疫情下规范化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守护群众生命健康。3月23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胸痛中心总部在线上开展疫情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规范及经验培训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霍勇教授,中国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方唯一教授,中国胸痛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向定成教授和各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等近30名专家参会。本次会议观看人数近万人,累计点击量4.2万,获得各级医疗单位一致好评,取得圆满成功!
早在2020年初,在当时疫情应急处置和防控的整体要求下,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紧急发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及时调整了胸痛中心救治模式及救治技术,为全国胸痛中心临床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如何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诊疗行为提供工作指引,《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2020)显示,2020年标准版胸痛中心单位12小时内达到医院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为83%,基层版胸痛中心单位该指标为84%,相较2019年均有提高,客观上保持了STEMI患者的有效再灌注,保证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和成效。 随着疫情发展,各地区防控政策的差异化对胸痛中心工作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各地防控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各医院实施了特殊时期胸痛中心运行模式,取得积极成效。 随着上海疫情发展,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闭环不闭关”,采取多项措施,严格执行标准化救治流程,最大限度地取得胸痛患者的及时治疗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风险之间的平衡,成功救治多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徐亚伟教授分享了以下经验,第一、在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发布第一时间更新医院防控指南,有序实施医院疫情下急性心肌梗死诊疗简化流程:第二、根据有无24小时核酸报告设立不同闭环通道,使用专用转运电梯进入专用导管室;第三、实行网格化管理,采用二级以上防护下行PCI术等及时高效安全的进行救治。上海十院在疫情闭环管理下对胸痛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的重要实践,为更多医院提供了有效经验。 深圳市中医院坚持疫情防控与疾病救治并重。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依据指南及《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优化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流程,加大多科室协作力度,急诊科、院感科、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核心科室结合自身实际共同商讨救治策略,合作解决各环节问题。二、适当调整再灌注策略,结合指南要求,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再灌注治疗。三、依托胸痛中心成熟的培训体系及各项会议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落实防护及救治流程。四、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优势,广泛开展远程会诊,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指导院前、网络单位规范化救治患者,同时采用数据自动采集信息化设备,减少人员接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提升患者救治效率。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结合当地防疫政策及医院实际情况、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当前本单位已实行或设想可行的救治策略,为各级医疗机构急性心梗救治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于疫情期间危险人群处理办法,专家们给出了两种分层解决方案。第一种,建议风险人员以健康码分为绿码和红黄码两大类。红码由定点医院收治,胸痛中心可参与网络会诊;疫情地区如有黄码医院,则医务人员也实行闭环管理,避免院感发生,同时也保障急危重症救治;没有黄码医院的,设置过渡病房,急诊PCI术后送至专门病房护理。第二种,建议根据地区危险等级划分,分为中高风险地区与低风险地区。并根据不同区域风险筛查条件及核酸检测要求不同,实行不同救治策略,根据病人来院的延迟程度选择以溶栓为主或急诊PCI为主。
下一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核心专家将对《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作出更新修订,使之更精确、更科学指导各胸痛中心单位工作。 胸痛患者的快速救治,依托于成熟的胸痛中心理论与医学模式,实践于规范化的胸痛中心建设与救治流程。抓住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结合疾病救治需要、医疗制度改革需要,通过标准制定实施,完成从医疗技术到医疗模式再到医疗体系建设的过渡,即重大疾病关键环节上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该理念正是胸痛中心建设核心理论的体现。胸痛中心横向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纵向通过构建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做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全程管理、降低死亡、避免浪费”。新形势下,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信心防控疫情,相信各胸痛中心单位也将依据防控要求及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治工作,守护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