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3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胸痛中心总部与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参访会首站暨浙江站,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顺利举办,来自浙江和上海的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专家对2020年胸痛中心发展现状、2021年工作规划做出总结展望,专家通过强调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要点及院长“一把手”工程、解读2020心肌梗死后心衰防治专家共识、分享优秀县域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经验,对县域医院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流程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县域医院胸痛中心专业诊疗水平及临床技能。
参会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其渊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李伟明教授(线上参会)、玉环市人民医院董寅教授、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杨应军教授等。
王建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动胸痛中心纵深化发展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为维持常态化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积极开展抗疫驰援活动,组织捐赠、线上交流活动,并在确保常态化防疫情况下调整胸痛中心诊疗流程。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持续对组织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协同工作体系进行优化拓展,不断提升认证工作质量;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与深化胸痛中心救治体系有机结合,设立了胸痛救治单元;响应国家建设智慧医疗号召,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并完善胸痛中心工作平台。胸痛中心的建设成果获得广泛认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纷纷发文对胸痛中心建设表示支持,推动了胸痛中心建设进度。目前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注册数量超过4800家,通过认证单位1672家,完成334个地市、州、地区90%覆盖!为了增强百姓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能力,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着力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防治结合提升我国胸痛中心救治质量。
2021年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将继往开来,继续加强与政府部门互动,促进胸痛中心建设相关推动政策文件发布,争取更广泛的行政支持;提升胸痛中心再认证、常态化质控力度,确保质量持续改进;加速信息化建设、推广远程医疗,建设“智慧胸痛中心”。新的一年,胸痛中心工作有延续有创新,今年胸痛中心将加强示范基地的管理与覆盖;推动落地患者院内外全流程管理及分级诊疗,推进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延伸胸痛中心内涵,深化协同救治体系建设。
蒋峻:厘清思路,指出重点,促进建设规范化胸痛中心
建设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需建立在深刻理解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核心理念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当前心血管病死亡率居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首位,且逐年攀升,而现有的急性心梗救治体系不适应救治需求,存在救治时机延误、学科协作不足、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问题。为此,国家卫健委及地方政府积极发文,促进重塑或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为提升同质化建设,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更新发布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三版,分别对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等内容做出规定。蒋峻教授指出,在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需抓好关键环节,切实落实基础性工作,推动质量改进,重视院长的作用。最后,蒋峻教授强调了流程图涵盖范围、培训教育要点和数据库质量管理要点。
李伟明:胸痛中心建设需要院长对内统筹协调,对外沟通合作
李伟明教授在线上指出,胸痛中心建设是院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院长对内积极协调统筹,对外主动沟通合作。具体包括:1.组织召开全员动员大会,提高全员对建设胸痛中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2.院长挂帅做好胸痛中心顶层设计,身先士卒发挥带头指导作用,如亲自参与创建工作,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平衡多方利益,明确各科职责,做好监督工作等;3.主持胸痛中心建设专题协调会,有效整合院内资源,切实解决建设问题,落实胸痛急救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将胸痛中心质控纳入医院指控体系管理;4.制定并监督落实奖惩制度;5.主持协调医院外部资源,与120、网络医院签署共建胸痛中心协议,争取当地政府部门行政支持和媒体宣传参与。
董寅:全力创建标准版胸痛中心,全面提升玉环健康服务水平
作为优秀胸痛中心建设单位代表,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教授,受邀参会并传授建设经验。董寅教授介绍,在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他多方学习借鉴,结合院内实际情况制定了建设方案,并敦促落实。对内加强多部门协作,优化急诊流程;规范院内外标志,提高急诊效率;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和患者自救能力;严格把控各项诊疗时长,争分夺秒缩短救治时间。对外积极争取区域合作,建设健康体,共用数据库,实现区域信息融合共享,完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不断优化改进下,玉环市人民医院取得了系列成就,获得2020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第十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颁发的“为县改变、开拓先锋”奖。董寅教授表示,今后他将再接再厉,强化队伍和能力建设,改善胸痛救治流程,加强科普教育力度,做好全市胸痛救治工作。
杨应军:2020心肌梗死后心衰防治专家共识解读
据数据统计显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显著增加了患者短期及长期风险,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制定了中国首个心梗后心衰专家共识。杨应军教授围绕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及预后、发病机制、诊断、预防、治疗、管理等内容对共识进行解读。
会后,徐其渊教授带领全体嘉宾参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胸痛中心,对院内指引标识、分诊台和导管室进行了展示介绍。有序明晰的胸痛中心建设逻辑和完善的诊疗设备,引地参会嘉宾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参会嘉宾表示,未来将以浙二胸痛中心为建设模板,提高本院规范化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