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加速推进中国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项目全国启动会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揭牌仪式在苏州正式举行。该项目由中国心血管防治战线的核心力量之一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打造,计划通过信息化建设和认证培训工作的开展,在三年内认证1000家胸痛中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整体救治水平。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 马天龙处长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马天龙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办公室石丽英主任、苏州市卫生计生委谭伟良主任、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负责人向定成教授、于波教授、苏晞教授、王焱教授、阿斯利康中国心血管代谢业务部高级副总裁施旺先生、苏州麦迪斯顿翁康董事长、联盟理事专家及全国50家计划建设胸痛中心的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揭牌及“加速推进中国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项目的启动”,各位领导及专家就我国胸痛中心现状、发展愿景以及如何提高建设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等话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遏制头号杀手,胸痛中心系统化与规范化建设亟待加速推进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 葛均波院士
《2015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病,而且这个发病率与死亡率还在不断攀升。对比西方国家,他们在二三十年以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所以中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严峻,亟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发病急、病情重,如未及时救治往往导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
胸痛中心作为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急性心血管病急救诊疗体系,凭借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及规范化的胸痛诊治流程,能实现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危险评估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和改善预后,有效地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我国自2013年起启动中国胸痛中心自主认证体系,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快速走上与国际接轨之路,迄今全国已有63家医院通过认证。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 霍勇教授
然而,现有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数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ACS患者的救治需求,因此需要加快推动我国胸痛中心的规模发展与规范化建设。“为了让更多的心血管及其他危急重症的患者能得到更及时与更有力的拯救,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将把加强胸痛中心建设作为推动我国心血管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于强化专业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病医疗救治质量,并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在中国构建一张心血管疾病急救网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管中心马天龙处长说道。
▲苏州市卫生计生委 谭伟良主任
多方强强联合,全方位提升心血管疾病急救能力
旨在缓解胸痛中心“供求不平衡”的现状,提升我国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阿斯利康与麦迪斯顿于今年4月在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签署《加速胸痛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着力于“加速推进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项目”。